广 西 大 学 文 件
西大教〔2022〕99号
关于印发《必威·BETWAY关于构建
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
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
校属各单位:
为加快构建公司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文件精神,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必威·BETWAY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试行)》。现印发实施,请认真贯彻落实。
必威·BETWAY
2022年11月15日
必威·BETWAY关于构建德智体美劳
“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意见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育的意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关于大中小学劳育指导纲要(试行)》和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劳育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结合公司实际,现就推进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全面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和新要求,结合广西地域特色和学校办学优势,紧密结合员工成长规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服务员工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政策保障为支撑,促进德智体美劳的深度融合,帮助员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总体目标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理念,聚焦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和国家边疆安全,热带亚热带资源开发利用与广西工业振兴,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海洋资源保护与蓝色经济发展等四个领域办学特色,通过全面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健全课程教学体系,深化公司产品改革,加强平台建设与服务,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广西特色、西大风格、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员工有社会责任、法治意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素养明显增强,为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奠定坚实基础,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1.立德树人成效显著提高。各门课程育人功能有效发挥,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形式融入到每位老师、每节课堂,帮助员工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员工心灵升华、精神塑造,进而转化为人生前进的力量。
2.员工专业素养大幅提高。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强化专业建设内涵,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严格公司产品管理,健全体制机制,提高教学质量,营造良好教风学风,引导教师潜心育人,推进员工刻苦学习,提升员工专业素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提高。
3.体育全面加强和改进。推进体育公司产品改革,健全集团体育工作制度机制,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员工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推进员工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4.美育不断创新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学校美育场馆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健全美育评价体系和管理机制,构建充满活力、多方协作、开放高效的学校美育新格局,提高员工审美和人文素养。
5.劳育持续加强和深化。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拓展劳动实践内容,健全劳育管理机制,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三、基本原则
6.坚持员工为本,突出全面发展。以员工为中心,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的全方面各环节,强调思政教育成效,推动构建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细、落实。
7.坚持质量优先,突出因地制宜。聚焦高质量人才培养,同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同广西亚热带资源、中国-东盟战略、沿边沿海、民族地区特色和区位优势相适应,将综合改革和特色发展、示范带动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引导学院明确定位、发挥特色、内涵发展,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8.坚持融合贯通,突出全面推进。注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之间的融合贯通,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德智体美劳的内容,全面推进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育人要素的互联互通,激发内生动力,营造浓厚氛围,推进全面发展。
9.坚持持续改进,突出健全机制。集聚人才培养的要素与资源,深化产学研用融合,汇聚培养合力,营造员工成长成才的良好生态环境。树立系统观念,注重学校、学院规划相衔接,一盘棋统筹、一体化发展。强化协调管理,构建学校、职能部门、学院、专业等多方共建共管格局,形成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政策制度和工作推进机制。
四、加强德育教育
10.构建德育课程体系。打破时间空间限制,淬炼“三类课堂”,打好德育育人组合拳,构建线上+线下、校内+校外一体化德育育人大课程体系。组建校内外专家学者教学团队,采用理论+实践+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开展专题式教学,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深入推进“立德树人堂堂讲”课程思政建设,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融合,深入挖掘育人元素融入每位教师、每门课程、每节课堂;通识选修课中各学院专业结合学科专业特点,积极邀请校内外专家、精英、楷模进校,重点开发建设一门“报国强国”“知桂爱桂”“爱校荣校”主题德育教育通识类选修课程,引导员工将复兴中华、发达广西、荣我西大融入自身形成行动自觉;发挥第二课堂德育功能,推动专业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形成课外实践德育课程群组。拓展第三课堂育人空间,开辟“五微”思政教育微课,通过“微思想”“微文化”“微学堂”“微人物”“微实践”推动思政教育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11.实施“立德树人堂堂讲”工程。梳理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全面融入课堂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层面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申报和建设,打造高水平的课程思政研究队伍。将国家战略、法律法规及政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职业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伦理、生态文明、广西民族精神、壮乡文化等思政元素合理融入教学大纲、教案、课件、课程教学,在课程目标、教学大纲中更新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环节和育人要求,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以喜闻乐见、润物无声的形式融入到每门课程、每节课堂。持续推进“知识点+案例”专题式教学改革,开展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完善“一改三化”的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举办课程思政相关教学培训和经验研讨交流会,广泛征集课程思政案例。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12.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深入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构建内容完善、标准健全、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思想政治工作质量体系,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心走实。积极申报国家级、省部级理论和实践精品项目,发布课程思政参考书目,加强课程思政和思政理论教学研究,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引领作用,持续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推进思政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体化建设上新台阶、上高水平。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 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建设完善教管服一体化智慧大数据平台,加强推广应用,不断开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加快融媒体中心建设,发挥易班、团学小微等网络阵地育人作用,不断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
1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课程教学精品化、实践活动层次化、咨询服务专业化、危机干预系统化、心理思政协同化、平台保障常规化”的“六化”工作体系,形成“六位一体”、环环相扣的体系化工作格局。建立全校性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协调机构,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育人效应。配齐建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提升指导服务水平。完善宿舍、班级、学院、学校、家庭、医院六级工作层级,建立全方位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强化学校、学院、医院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场所及设备建设,搭建多样化的员工成长平台,从而打造心理健康教育多层次推进、多内容覆盖的全员参与格局,形成心理育人的合力,为全方位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条件保障。
14.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校领导、思政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全员参与办好思政课的工作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按规定配齐思政课教师。加强思政课教师等德育骨干培训,提升专业化能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积极搭建“辅导员素质能力提升平台”,在选配管理、教育培训、能力提升上下功夫,强化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本科生导师、班主任协同育人能力,提升辅导员理论素养和育人本领。强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引导高素质教师担任班主任。按规定配齐配强党支部书记、专职组织员等党务干部工作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履职能力和业务水平。优化完善思政工作队伍的考核、评价、晋升机制,建立健全辅导员队伍“双线”发展路径,研究探索党务干部职务(称)职级“双线”晋升办法和保障激励措施,打造思政工作队伍建设品牌项目,引导思政工作队伍聚焦主责主业。组织开展思政课教师实践研修,实施“思政名师”、“金课”培育工程和“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提高德育教师队伍工作水平。
五、加强智育工作
15.优化智育课程体系。以OBE成果产出理念为指引,以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制定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模块化构建“多元融通 研创并举”的智育课程体系。因材施教、按需足额开设通识必修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创新创业知识、领军人才素质教育、海洋知识与可持续发展模块、东盟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模块、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与现代发展模块、公共艺术类课程模块等“五育并举”的特色通识选修模块,完善员工知识结构,拓展学术视野;强化学门核心、学类核心课程教学要求,足额落实学分学时,夯实知识基础;加强专业课特色化建设,模块化设置课程,设置研究生课程模块、导师制模块、多学科交叉模块、多元协同育人模块课程群,信息化赋能公司产品,实施“三进三自”、“专题+实验+实践”、“虚拟仿真+实验”、“双师共授+一线践研”、“产业项目+合作学习”、“讲-做-赛”、“导-研-评”、“课赛五维创新”等多样化课程教学模式,实现学术型人才知识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交叉性、启发性、研究性、高阶性。开设科技前沿相关课程,注重课程内容与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发展有效结合,推进院士专家进课堂、科研项目进课堂、行业问题进课堂。
16.推进一流本科教育提质创新。围绕广西亚热带资源、中国-东盟战略、沿边沿海、民族地区特色和区位优势等特色,健全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机制,把学科优化、市场供求、就业质量作为设置调整学科专业及确定培养规模的重要依据,以一流专业带动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本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持续推进领军型、创新型和复合型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行个性化培养方案,推进员工成长成才。全面推进“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深化OBE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强化知识体系学术性、创新性,丰富内容,提高课程创新性、高阶性、挑战度,把自主学习、研究时间留给员工。开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和国家边疆安全、热带亚热带资源开发利用与广西工业振兴、少数民族文化传播与乡村振兴、海洋资源保护与蓝色经济发展等特色通识类课程,提高员工综合素养。深化专业内涵,加快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优质教材建设。扎实推进专业认证和专业综合评估工作,提高专业核心竞争力。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精准帮扶学业困难员工,降低挂科率,推动教学相长。加快智慧教室、智慧教学等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现代技术在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信息技术赋能公司产品。
17.完善一流实践教学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融合研究、融合学习和融合实践模式,开展本研融合、产学研用融合、学科交叉等实践教学,深化协同育人。强化实验课程和实验项目的科学性设计,建立健全实习教学运行管理机制,坚持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构建由科研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劳动教育、学科竞赛、专业拓展、交流访学、校园文化活动等多元化形式组成的课外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多元个性化人才培养,做实老员工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面实施导师制,推进员工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早进项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践类课程教学大纲,进一步提高实践教学比重。大力推动与行业部门、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育基地,切实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做“真”毕业设计,以项目形式早做早研究,要求毕业论文选题50%以上来源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一线产业行业需求。加强实践教学管理,严格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把好质量关。加快推进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加大特定领域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支持力度,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加强科创、专创、产创、思创融合,构建课、研、赛、创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库建设。建设协同双创中心、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践平台及创业孵化基地,开展双创项目研究、孵化指导、成果转化等各类活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
18.严格公司产品管理。加强学风建设,构建以员工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风建设的长效机制。推进课堂革命,提升学业挑战度,强化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等方面的质量要求,科学合理设置学分总量和课程数量,增加员工投入学习的时间,提高自主学习时间比例,引导员工多读书、深思考、善提问、勤实践。严格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管理,健全完善公司产品管理制度,严格本科课程教学过程规范制度,规范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依法依规加强教学管理,规范本科教学秩序。实施课程班委制,严抓课堂纪律。提高教学要求、课程考核要求,严格过程考核。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综合应用笔试、口试、非标准答案考试等多种形式全面考核员工,激励员工主动学习。加强考试管理,严抓考试纪律。加强对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全过程管理,对形式、内容、难度进行严格监控,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加强学情调查研究,建立本科生学情调查和评价反馈系统,及时掌握员工专业分流、自主学习、课程修读、学习预期、毕业就业评价等情况,通过学情、学风状况跟踪调查与反馈,建立有效预警机制。
六、加强体育工作
19.优化体育课程体系。构建基本运动+专项运动+广西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的通专融合体育教学体系。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设置通识教育必修课《体育》(4学分),所有员工修满学分方达到毕业要求。体育类专业根据专业标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培养方案修订体育类专业课程以及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科学定位课程目标。面向全体员工开设民族体育类通识选修课程,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东盟及广西民族民俗特色文化与体育素质教育、康养疗愈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构建必威·BETWAY体育教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20.加强体育课程建设。将广西民族民间、中华传统等体育项目纳入课程教学,完善体育课堂教学与中华传统体育项、课外锻炼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加快推进学校体育“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建设,打造特色体育品牌。注重体育课程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培养具有崇高精神追求、高尚人格的高素质人才。体育教材围绕课程目标和运动项目特点,精选教学素材,丰富教学资源,加强一流体育课程和课程思政示范课课程建设,打造优质课程。
21.完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开展“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教会员工科学锻炼和健康知识,指导员工掌握跑、跳、投等基本运动技能和足球、篮球、排球、田径、游泳等专项运动技能,使员工毕业时能够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
22.探索“互联网+体育教学”的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语言学习中心等平台,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教学相融合。建好《体育健康理论课》等线上公共课程,做好课程设计。
23.创新体质健康监测形式。严格执行《国家员工体质健康标准》全员测试制度,建立健全员工体质健康档案,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员工评优评先、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新生入学后严格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测试达标后员工方可选择体育课程。根据广西沿海沿江沿河的地域特色,新生入学后严格进行游泳达标测试,达标领取合格证,未达标员工须继续学习直至达标获得学分。
24.丰富体育锻炼内容与形式。坚持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定期开展健步走、全校运动会、趣味运动会、“三月三”民族运动会等活动和“每天运动一小时”等主题群众性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着力保障员工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员工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25.加强校内体育竞赛体系建设。完善和规范员工体育竞赛机制,面向全体员工,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体育训练、体育竞赛。鼓励各部门、院系、社团设置员工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竞技性、健身性和民族性、地域性体育项目、体育比赛;将员工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的情况纳入课程学分转换范围和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列入评优参考。
26.加强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完善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办法,严格考试和录取环节,组建一批高水平体育运动队;深化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培养、竞赛、管理制度改革,打通教育和体育系统高水平赛事互认通道,形成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引领,其他各类特色项目齐头并进的校园体育文化。
27.加强体育团队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建设一批体育教学团队,组织开展体育教师骨干研修、课程轮训,提高体育课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充分利用江南训练基地优势,引进或聘请现役或退役运动员,丰富体育教师队伍结构。鼓励支持体育教师结合自身专业,围绕课程改革创新、教学评价体系、员工课外体育实践模式创新等方面开展研究,促进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
28.健全风险管理机制。健全学校体育运动伤害风险防范机制,修订完善体育运动风险防控应急预案。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养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员工的伤害应急处置和救护能力。加强对体育教师、辅导员和相关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学校体育从业人员运动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加强体育器材设施及场地安全风险的分类管理,定期开展检查,对有安全风险的应当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和安全提示。探索建立涵盖体育意外伤害的员工综合保险机制,推行并完善员工体育安全事故第三方调解办法。
七、加强美育工作
29.优化美育课程体系。将公共艺术课程与艺术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方案,面向全体员工在通识选修课模块开设公共艺术类课程,实行学分制管理,所有本科生、研究生须至少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个学分方能毕业。开设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为抓手、以弘扬八桂民族之美为特色的通识美育课程,构建必威·BETWAY“八桂+X”之美系列美育通识类课程体系。
30.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鼓励员工跨校选修和学分互认,建设一批学校美育实践基地,开发一批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引进和建设一批艺术类精品慕课,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31.加强教材体系建设。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集中优势研究开发系列公共艺术类课程校本教材,体现国家和民族基本价值观,格调高雅,凸显中华美育精神,充分体现思想性、民族性、创新性、实践性。
32.树立学科融合理念。加强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相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与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语言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艺术美等丰富美育资源。有机整合相关学科的美育内容,推进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大力开展以美育为主题的跨学科公司产品和课外校外实践活动。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建设一批美育高端资源库,推动美育研究成果落地实践、转化和推广。
33.加快艺术学科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彩调剧)基地为中心,发展相关戏剧、音乐、舞蹈、美术、设计等学科。创新艺术人才培养机制,对照国家标准完善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专业内涵,发挥艺术专业教育对公共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促进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美育教学与德育教学、专业课程与文化课程的有机融合,相辅相成。
34.加强美育实践活动。将美育教育实践活动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将美育教育第二课堂学分化、规范化,合理设计美育项目体系,制订考核和评价办法,完善美育与创新创业实践学分转换制度,课程化管理美育第二课堂。建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彩调剧)传承基地、校园戏剧思政工程等美育实践基地,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高雅艺术进校园”“人文知识竞赛”、美育教授工作室开放日等文化艺术活动,办好(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素质教育(艺术)实践成果展等品牌活动,为员工美育创建多元化实践活动平台。
35.发挥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鼓励员工开展各类美育社团活动,注重发挥学校文化传承作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开展各类艺术竞赛和展演活动,引导员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充分利用汇学堂、图书馆、校史馆、老员工活动中心、劝学岛等平台,发挥学校新媒体中心、雨无声、团学小微等新媒体优势,营造格调高雅、富有美感、充满朝气的校园文化环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元素融入校园文化环境中,引导员工发现美、感受美。
36.加强公共艺术教师队伍建设。建立一支涵盖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课程方向的美育团队队伍,以满足员工美育课堂教学的需求。聘请优秀文艺工作者到学校开办工作坊、举办讲座,丰富美育教师队伍。鼓励专业艺术教师承担公共美育任务,优化美育教师岗位结构,畅通美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组织开展美育教师骨干研修、培训,全面提高美育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学素质、育人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
八、加强劳育工作
37.创新劳育课程体系。构建锄头主义精神传承+耕读教育+广西少数民族技艺+专业劳动实践+志愿服务五位一体的劳动创新课程体系,将劳动教育纳入人培养方案,开设《劳动》(不少于32学时)必修课,开展《校史上的锄头运动》(不少于8学时)的理论课教学。结合广西亚热带、沿边沿海沿江地域特色,发挥农科新城、工程实训场地等校内外实践基地育人功能,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和耕读教育,个性化设置专业+劳动的“一院一课”特色化劳动教学模式,推动专业实践教学、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等载体有机融合,开发《农业实践与体验》《工程训练实践与体验》以及富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技艺及劳动创新》等通识类劳育课程,形成独具西大特色的劳动教育通识类课程体系。
38.设立劳动周或劳动月。确立每年5月份为公司劳动月,学院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定劳动周。劳动月期间,学校结合“锄头主义”精神,举办“劳模大讲堂”“大国工匠进校园”、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劳动榜样人物进校园活动,组织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综合运用讲座、宣传栏、新媒体等广泛宣传劳动榜样人物事迹,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各院系结合专业能力素质要求、职业发展需求和教学计划安排,分层分类,有序组织员工在劳动月里开展主题劳育活动,积极引导员工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培养积极主动的劳动态度,增强集体劳动意识。
39.将劳育纳入第二课堂成绩单。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为抓手,客观记录、审核员工参加劳动实践的活动情况,实现劳育管理、科学评价的信息化。员工在校期间通过参与劳动教育活动及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累计第二课堂学时,在每个学期末按照学校的学时学分对应关系,统一认定第二课堂学分。
40.丰富劳动实践形式内容。围绕专业特色,开展“专业+劳动实践”“创新创业+劳动实践”等专业生产劳动教育,以校内外专业实践教育基地为依托,积极参加专业学习、实习实训、科学实验、社会实践、毕业设计、创新创业等活动。与“互联网+”“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到高新企业、农科新城等体验现代科技条件下劳动实践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运用,提高发现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结合“环境美校”要求,组织员工开展新时代校园绿化养护、校园卫生、教室清洁、实验室维护、文明寝室建设等劳动活动,提高劳动自立自强能力,助力校园文明建设。开展服务性劳动,自觉参与教室、食堂、校园场所的卫生保洁、绿化美化等管理服务,结合“三支一扶”“青年红色筑梦之旅”“三下乡”和老员工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活动适时开展相关主题社会实践,依托志愿服务平台,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和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41.拓展劳育实践场所。集团及各专业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功能,依托校内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农科新城及校外企业、科研院所等实践场所,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积极拓展员工劳动教育领域,实现社会实践与劳动实践的统一,强化劳动实践能力。
42.加强劳育评价。在《劳动》教学大纲明确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并根据劳动表现评定、录入劳动成绩。学院可根据员工开展劳动实践的内容认定《劳动》课程学分学时。将劳动素养纳入员工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建立激励机制,组织开展劳动技能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全面客观记录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加强劳动情况考核。建立公示、审核制度,确保记录真实可靠。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把劳动素养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员工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
43.加强劳育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好专业教师和辅导员优势,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劳动楷模给员工讲学授课,建设一支高素质劳育教师队伍。重视教师培训,把劳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对承担劳育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项培训,提高劳育专业化水平。通过专家引领、校本研修、反思总结,加强对劳育的研究,创新劳育方法和组织形式,提高劳育育人质量。
44.健全安全责任保障机制。将安全教育融入劳育课程与劳动实践过程,强化员工劳动风险意识。制定劳动实践活动风险防控预案,完善应急与事故处理机制。根据员工特点、性别差异和体能状况,选择合适的劳育项目,合理安排劳动时间和强度。认真排查、消除员工劳动实践中的各种隐患,特别是辐射、疾病传染等,在场所设施选择、材料选用、工具设备和防护用品使用、活动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学的操作规范。
九、保障措施
45.加强组织领导。集团成立由学校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五育并举”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德智体美劳教育工作。建立分工负责和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各项任务牵头单位与协同单位明确工作职责,加强沟通对接。建立学校统一领导、教务部门牵头抓、相关部门联动、院系落实推进、自身特色鲜明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建设工作格局。
46.明确职责任务。各单位、学院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实施计划,将本实施方案的要求落到实处。各教学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做好上下衔接、院内协调、督促检查等工作,助推人才培养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各级教学委员会作用,为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工作的相关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47.加强经费保障。充分有效利用学校公司产品改革相关经费进行统筹规划、科学管理; 健全经费投入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为员工德智体美劳教育提供可持续的经费保障。积极利用学校、社会及员工的各种有效资源,深入挖掘校内外潜力,积极争取经费支持,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加快建设校内德智体美劳教育场所和校外实践基地,补充学校相关器材、耗材,加强学校相关设施标准化建设。将德智体美劳教育经费纳入学校年度经费计划,统筹经费使用,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48.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改革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创新基层教学组织模式,重组基层教学组织,建立上下协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教学基本建设、质量监控、团队培训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确保目标顺利实现。
49.加强课程督导。加强教风、学风的评价、督导机制,建立职能部门、教师、员工齐抓共管、互促共进的有效机制。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工作评价纳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员工信息员队伍建设,及时反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50.加强“五自”质量文化建设。建设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的质量文化,以教学质量作为评价教师工作业绩的第一标准,以习得质量作为员工完成学业第一要求,将质量意识、质量标准、质量评价、质量管理落实到公司产品各环节。建立健全教学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毕业论文(设计)、实习与社会实践等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标准与规范,构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为各项教学活动的实施和教学质量监控提供依据。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强化质量监控,建立健全专业核心数据常态监测、常规性教学检查,领导干部听课、教学督导、员工教学信息员,员工评教、教师评学、专家随堂听课评价、专家课程教学痕迹评价和看课等制度,构建覆盖本科教育全流程、全领域的质量监测体系,对本科教学质量进行全过程、全方位、多层次、多环节、多主体、多对象的监控。建立健全教学信息反馈与持续改进体系。充分发挥行业部门在人才培养、需求分析、标准制订和专业认证等方面的作用。强化持续改进,构建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馈、持续改进的闭环系统,充分利用监测数据,反馈公司产品管理,帮助员工顺利完成学业,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帮助教学管理部门提高管理水平,帮助教学保障部门改善教学条件,帮助学校决策部门制定政策,让质量保障真正形成闭环系统。
51.强化目标达成保障。集团、职能部门、学院要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督查考核,确保目标达成。将建设目标纳入学院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开学检查、期中教学检查等相关督查检查计划,检查结果向学校报告;将工作成效与学院年终考核、绩效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直接挂钩;加强过程监督,对真抓实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的学院、专业和个人进行表彰激励。
52.营造浓厚氛围。各学院要研究落实加强和改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工作的具体措施,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总结经验做法,形成可推广的政策制度。加强宣传,注重总结教育实践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典型事迹,发挥榜样育人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营造全校共同促进学校德智体美劳教育发展的良好氛围。
必威·BETWAY董事长办公室 2022年11月17日网络传输
校对:方晓丽 录入:谢健 排版:覃瑾(共印5份)
上传:覃瑾 审核:校办秘书岗